收之桑榆的解释 |
---|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
收之桑榆的例句 |
鲁迅《<华盖集>后记》:“这于我是很不好的,所以赶紧订正宁此,庶几‘收之桑榆’云。” |
收之桑榆的拼音 | Shōu Zhī Sāng Yú | 收之桑榆的繁体 | 収之桑榆 |
---|---|---|---|
收之桑榆的简拼 | SZSY | 收之桑榆的注音 | ㄕㄡ ㄓ ㄙㄤ ㄩˊ |
收之桑榆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收之桑榆的字数 | 四字成语 |
收之桑榆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收之桑榆的用法 | 收之桑榆作宾语、定语;常与“失之东隅”连用。 |
收之桑榆的结构 | 紧缩式成语 | 收之桑榆的年代 | 古代成语 |
收之桑榆英语翻译 | gain at sunset | 收之桑榆俄语翻译 | вяз |
收之桑榆的近义词 | 亡羊补牢 |
---|---|
收之桑榆的反义词 |
收之桑榆的出处 |
---|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收之桑榆的故事 |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大将冯异与邓禹去围剿赤眉农民起义军,邓禹与义军交战后不幸损兵折将,冯异命令部队加强防御,收拢溃散的散兵,同时派军装成赤眉军打入其内部,结果大获全胜。朝廷下文书表彰他们的战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收之桑榆的成语接龙 |
---|
榆次之辱
辱国丧师
师出无名
名不符实
实偪处此
此唱彼和
和蔼可亲
亲当矢石
石城汤池
池鱼林木
木本水源
源清流洁
洁己从公
公才公望
望表知里
里丑捧心
心安理得
得薄能鲜
鲜蹦活跳
跳梁小丑
丑声远播
播穅眯目
目不别视
视财如命
命辞遣意
意懒心灰
灰飞烟灭
灭此朝食
食不充饥
饥不遑食
食不充口
口不二价
价等连城
城北徐公
公道合理
理不胜辞
辞不达义
义薄云天
天保九如
如臂使指
指东划西
西方净国
国步艰难
难得糊涂
涂歌里抃
抃风舞润
润屋润身
身败名裂
裂裳裹足
足不出户
更多收字开头的成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